在 10 月 22 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于江苏苏州盛大举行。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温州小门岛液化石油气储配基地工程,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创新的技术,在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詹天佑奖,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工程等 88 项 “大国重器” 共同站在了荣誉的巅峰。

此次颁奖大会,堪称土木工程领域的一场盛会。众多院士、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技术创新方向,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中国燃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于京春,安全总监潘小非,中燃能源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永革,浙江中燃华电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仲棒等作为小门岛基地工程代表,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出席大会并领取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中国建筑业含金量极高的 “科技创新工程奖”。它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 1999 年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设立,起初每两年评选一届,自 2003 年设为每年评选一届。其授奖率严格控制在申报项目总数的 30% 以内,严苛的申报条件以及高精尖的评选标准,使其成为行业内的至高荣誉,不断激励和引领着我国土木工程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温州小门岛液化石油气储配基地工程,无疑是中国燃气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坐落于温州市瓯江口外海域岛屿,占地 440 亩,依山傍海,远离人口密集城区,宛如一座能源的堡垒。该项目自 1997 年 7 月 28 日开工建设,历经多年的精心打造,于 2016 年 11 月 29 日四期工程圆满竣工,总投资达 6.6 亿元。
作为中国燃气旗下的重点项目,小门岛基地拥有诸多令人瞩目的亮点。它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液化石油气常温储罐群,是我国首个集约化、规模化汇集国内外液化石油气资源的项目,集海上接收、江海联运、储存配送、应急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堪称大型液化石油气储配项目的典范。
在技术创新方面,小门岛基地更是成绩斐然。它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例如超前规划集约建设、国产板材替代、球罐新型布板结构、U 型柱支撑结构、有限元应力仿真分析、挂架法施工、导流伞热处理新工法以及全业态智能运营等,这些技术均达到了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凭借这些技术优势,该项目已荣获十余项省部级科技奖、质量奖,二十余项工法、专利、软件著作权,并形成国家、行业标准十余项,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球罐建设技术的进步。
据《煤力与热力杂志》报道,小门岛基地项目的年配送气总量占全国居民液化石油气消费总量的 8.1%,其覆盖范围广泛,能够满足我国华东、华南及华中区域数千万户家庭的生活用气需求。它有效弥补了我国华东、华南、华中等经济高速发展区域清洁能源匮乏的短板,为相关地区的燃气供应、调峰、应急和供气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首席专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寿比南给予了小门岛项目高度评价:“温州小门岛液化石油气储配项目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规划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燃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巡视督导委主任于京春对小门岛精神表示了高度的赞许。她强调:“小门岛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坚持不放弃,执着认定目标不放松。能获得此次大奖,第一感谢的是几代小门岛工程建设人和运营管理人,他们敢闯敢试敢于创新!第二感谢的是申报詹天佑奖团队,他们经历激情申报、放弃、再努力、再研究、不放弃,最后终于实至名归,让我们的引领行业发展的工程,被国家认可!”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小门岛基地,更属于每一位中国燃气人。中国燃气董事会主席、总裁刘明辉表示:“未来,中国燃气和温州小门岛液化石油气储配基地项目将继续强化科技引领和技术创新,深化清洁能源领域的布局与发展,为推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燃气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让我们全体中国燃气人以此为契机,以小门岛基地为榜样,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共同书写中国燃气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