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News
中国燃气亮相罗湖人才日,共筑“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新生态
11月12日,由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区政府主办的“企聚罗湖,才创未来”人才日暨企业家日活动在银湖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燃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刘畅,工程建设集团总经理张鸣鹏作为重点企业代表受邀出席,与200余位企业家及高层次人才共聚一堂,围绕政企协同与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展开深入交流。活动全景呈现了罗湖区在"产业升级、深港融合、城区建设、人才服务"四位一体方面的战略布局与高质量发展成果。罗湖区委书记范德繁在致辞中指出:“优秀企业家与人才是罗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未来所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选择罗湖、扎根罗湖的企业家与人才致以诚挚感谢,并强调将持续坚持“产业为先、企业为大、人才为要、服务为本”理念,以更优服务、更活机制、更实措施、更暖关怀,全力打造企业成长的沃土、人才圆梦的平台,当好企业与人才的“首席推销员”“发展合伙人”与“贴身服务员”。活动现场,罗湖区国际人才服务站正式揭牌,四条产业考察线路同步发布。这一系列务实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政企联动与人才交流走向纵深,为区域人才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人才始终是第一生产力,更是战略推进的根本保障。”作为能源行业领军企业,中燃集团始终将人才作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核心引擎。近年来,集团优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构建职业发展双通道等举措,持续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此次参会,进一步深化了中燃与罗湖区在人才生态共建方面的共识。展望未来,中燃将持续推进政企资源联动,助力构建“以企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发展格局,为集团战略推进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 2025 - 11 - 14 ]
转发:证券时报——《中国燃气联合探索工商业储能 打造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储能技术已成为破解企业用能痛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支撑。近日,由中国燃气旗下中燃能源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二期5MW/15MWh储能项目顺利投运,标志着中国燃气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合作实践再获重要突破。资料显示,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深耕橡塑材料改性研发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建筑、汽车、航运等四大领域,下游客户涵盖上汽集团、中国一汽、广汽集团等知名企业。随着企业业务持续扩张,企业年总用电量达8000万KWh,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燃气凭借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项目经验,以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海达橡塑达成深度合作,分两期推进储能项目建设,精准匹配企业用能需求。此前一期15MW/30MWh项目已经投运,加上本次二期工程,总容量达20MW/45MWh的储能系统正式形成规模效应,将打造“削峰填谷+节能降本+绿色增效”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两期储能项目均采用行业成熟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技术路径采用液冷系统,相比传统的风冷系统,转换效率提高5%,遵循“两充两放”运行策略,通过10kV高压接入方案接入企业变压器高压母线,依托智能能量管理平台实现精准调度。其中,一期项目于2024年9月底竣工并网后,实际运营成效远超预期。二期项目的成功投运,进一步挖掘了企业用能潜力,将为双方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回报,真正实现“绿色共赢”。此次双期储能项目的落地,将为海达橡塑带来多重价值。一方面,通过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的“削峰填谷”运行,有效规避了尖峰电价高成本,结合投资方与业主方的合理收益分享比例,显著降低了企业用电支出;储能系统具备的灵活调节能力,有效平抑了生产用电负荷波动,提升了电力供应稳定性,为制造业企业的精密生产工艺提供了可靠能源保障;另一方面,项目每年可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助力企业在轨道交通、光伏等新兴领域的市场竞争中抢占绿色先机。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中国燃气的合作是企业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储能项目带来的显著效益,让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了可持续发展基础。期待未来与中国燃气持续深化协同,探索更多绿色能源创新应用,共同书写制造业绿色发展新篇章。中国燃气董事会主席刘明辉表示,江...
[ 2025 - 11 - 14 ]
转发:新华社——《呼和浩特中燃公司:管网升级送“安心” 社会同心筑“防线”》
燃气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一头连着社会运行的底线。呼和浩特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燃公司”)通过管网更新、科技赋能织密立体“防护网”。同时,深入基层开展多维宣传,凝聚社会合力共筑安全“共识墙”,全力守护城市生命线与居民幸福感。改造+技防:织密安全“防护网”“以前总担心老管道不安全,现在管网改了,还装了安全设备,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美华隆小区的王女士说道,也说出了众多居民的共同心声。针对老旧燃气管网安全隐患,中燃公司主动响应国家及地方老旧管网改造政策,2022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380余公里管网改造;2025年启动针对运行超15年的40余公里燃气球墨铸铁管改造,从源头筑牢燃气安全防线,切实提升燃气本质安全水平。除硬件升级外,中燃公司更以科技赋能强化安全保障。2021年至今,为60余万户老旧小区安装了燃气安全技防设备,更换超期燃气表14万余块;构建“人防+技防”一体化巡检体系,11辆激光甲烷巡检车与近300名专业巡线员协同,实现燃气管线全天候、无死角监测;依托燃气管道智慧监测平台,实时预警压力异常、泄漏风险,让安全防护看得见、响应快。针对居民关切的维修效率问题,中燃公司组建的专业抢修抢险队伍,推行一体化一次性维修,对疑漏工单建立“5分钟接单、30分钟到场快速处置”的应急响应机制,还通过“早晚突击+周末攻坚”破解用户不在家难题,令群众用气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宣传+共建:筑牢基层安全“共识墙”安全是最大的民生。燃气安全需要企业发力,更需要用户参与。中燃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宣传,让燃气安全知识走进每一个家庭。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用图文、短视频、动画等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燃气常识、隐患识别、应急处置方法,内容生动,贴近生活;线下,每年按计划开展燃气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通过展板展示、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教居民识别燃气隐患、操作应急设备,让安全知识看得见、学得会。公司还积极与主流媒体合作,通过新闻报道、专题栏目、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燃气安全举措。据统计,2025年以来,在自治区级媒体播放安全动画、滚动提示近300次,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推动燃气安全成为社会共识,凝聚起“企业主导、居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基层安全共建合力。
[ 2025 - 11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