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News
中国燃气携手东阳光化成箔50MW/100MWh储能项目落地 共拓制造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在国家 “双碳” 战略深入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储能技术已成为破解企业用能痛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支撑。近日,由中国燃气投资建设的东阳光化成箔50MW/100MWh 储能项目一期(25MW/50MWh),在广东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顺利投运。这一合作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燃气在用户侧储能领域的实践再获突破,更彰显了双方精准对接需求、协同赋能绿色制造的共赢价值。技术精准适配:定制化方案破解企业用能难题作为电子材料领域的头部企业,东阳光化成箔对生产用能的稳定性、高效性有着高要求。此次合作中,中国燃气基于企业生产特性,量身打造储能解决方案——项目采用行业成熟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以“高效、安全、智能”为核心配置标准:搭载10台5MWh直流电池舱与6台升压舱,通过10kV电压等级实现并网;直流舱选用磷酸铁锂电池并搭配液冷板空调系统,确保电池在生产用能高峰时段的运行稳定性;升压舱内集成组串式PCS(储能变流器),可实现电池簇级精细化管理,灵活匹配企业不同生产环节的能源调度需求。安全保障层面,双方共同规划构建“三级消防+独立防护”立体体系:直流舱内从PACK级、簇级到舱级逐层设置消防措施,场站内单独配套消防水池,全方位规避生产场景下的储能运行风险。这种“技术适配需求”的合作模式,让储能系统与东阳光化成箔的生产节奏深度契合,为企业用能优化筑牢基础。价值共创共享:合作成果实现双向赋能项目投运后,以“削峰填谷”为核心应用场景,为东阳光化成箔带来多重实际效益:在需量控制下,通过“峰谷套利”模式存储低价谷电、在生产用电高峰时段使用,有效降低企业电费支出;同时可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提供辅助服务获取额外收益,更能作为备用电源应对突发停电或电压波动,保障生产连续性,助力企业构建 “降本+稳产+增效” 的用能新体系。对中国燃气而言,此次合作是用户侧储能解决方案“从技术到落地”的成功验证。依托东阳光化成箔的实际生产场景,中国燃气进一步优化了产品与服务的适配性,尤其是在电池管理、能源调度、安全防护等环节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后续服务更多制造业企业打下坚实基础。双方的合作不仅解决了单一企业的用能问题,更形成了 “技术输出+场景验证” 的良性互动,为制造业储能合作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未来协同展望:共推绿色制造升级此次储能项目的落地,是中国燃气与东阳光化成箔在绿色发展领域的首次深度合作,也为双方后续协...
[ 2025 - 11 - 04 ]
中国燃气荣获首届深圳市光彩事业贡献奖 以创新实干彰显能源企业责任担当
11月1日,在第七届“深圳企业家日”活动中,第一届深圳市光彩事业贡献奖颁奖仪式于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燃燃气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产业引领、社会责任践行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该项荣誉,中国燃气首席风控官郭娟代表集团出席活动并接受专访和颁奖。 深圳市光彩事业贡献奖的设立,旨在表彰践行新发展理念、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惠民生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此次获奖,既体现出深圳对中国燃气深耕公用事业、服务民生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折射出中国燃气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郭娟在专访中强调,作为扎根深圳特区二十余载的能源行业领军企业,中国燃气始终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依托深圳的创新沃土,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跨区域综合能源供应及服务企业之一。在深圳科技创新基因的持续驱动下,中国燃气不断突破传统能源边界,构建智慧能源生态,加速数字化转型,并将成熟的“深圳方案”推广至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以技术创新重塑能源价值,向世界展现中国能源科技的硬核实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中国燃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专门成立中国燃气公益基金会,持续投身抗疫救灾、扶贫济困、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弘扬传统美德。企业连续多年组织公益献血活动,近五年累计公益捐赠金额达数千万元,彰显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担当。展望未来,中国燃气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大力弘扬光彩精神,扛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为深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 2025 - 11 - 03 ]
中国燃气携手巴斯夫杉杉打造大型智能储能电站投运 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10月28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携手巴斯夫旗下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巴斯夫杉杉”)打造的40MW/80MWh新型智能储能电站,在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正式启用。该电站是湖南省内具有示范意义的大型用户侧储能设施,采用成熟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能有效保障基地电力供应稳定,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提升绿色电力利用率,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注入重要动力。该储能电站共配置16台储能电池舱和8套电力转换系统,通过“削峰填谷”与“峰谷套利”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行,单次循环可储存总容量达80 MWh (8万度电,约等于1万户家庭单日用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电站投运后,将显著提升长沙基地电网调节能力,增强供电可靠性,同时为巴斯夫推进绿色生产、实现2050净零排放目标提供重要基础设施支持。中国燃气董事会主席、总裁刘明辉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通过这次合作,与巴斯夫一起为推动新能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座储能电站体现了中国燃气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我们共同探索的‘储能合作商业新模式’,也为行业技术转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我们期待着双方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以创新合作书写新能源领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感谢中国燃气团队提供的专业技术支持,我们双方通过精诚合作,共同推动巴斯夫杉杉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巴斯夫杉杉首席执行官龙志强强调,“这座储能电站是巴斯夫践行绿色制造承诺的里程碑,它如同一个高效的‘新能源电力调度中心’,有效增强了我们生产运营的用电保障能力,优化了清洁能源使用效率,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注入了持久动力。”作为中国燃气、巴斯夫杉杉在储能领域的重要实践,该电站的投运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布局,更标志着中国燃气与巴斯夫在新能源合作领域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共同开创了跨行业协同推进能源转型的新篇章。双方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以产业融合为路径,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向社会传递了坚定践行“双碳”目标的责任与担当——通过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助力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致力于为构建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为全面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展望未来,中国燃气将持续深耕新能源领域,探索更多储能技术创新与应用模式,与巴斯夫等合作伙伴携手,在新能源赛道上深化合作、聚力前行,为工商业能源转型、区域新能源发展乃至全国实现“双碳...
[ 2025 - 10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