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News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丨保山中燃西邑乡微管网烤烟房项目正式投运
9月9日,由保山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保山中燃”)承建的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微管网烤烟房试点项目正式投运,并成功完成首批烟叶烘烤,标志着云南保山地区在清洁能源应用与现代农业融合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烤烟房开炉当天,隆阳区住建局局长杨春,中国燃气西南区域工程总监王刚建、云南经管集团总经理孙志涛出席活动,云南建投、保山城投、隆阳区烤烟站等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代表到场观摩指导。活动中,杨春一行观看了烤烟房智能控制系统演示,并实地考察首炉烟叶烘烤成果,只见串串金黄色烟叶整齐悬挂,金黄油亮的烟叶品质获烟草技术专家高度认可。“这是云南省首个政企联动的清洁能源烤烟示范工程,我们希望通过烤烟房项目带动燃气下乡,实现乡村振兴与能源转型的深度耦合。”王刚建表示,从开工到投产,该项目团队攻克山区管网铺设、低温供气稳定性等技术难题,在地方政府专项政策支持下,45天完成项目建设,打造出“政、企、研、用”协同的乡村振兴样板。西邑乡微管网烤烟房项目采用智能微管网系统,通过压力自适应调节和远程监控技术,较传统生物质燃料节能30%,烘烤周期缩短12小时,实现烘烤效率提升30%,为烟农年均增收2.4万元;创新“设备租赁+技术服务”模式,整合政府审批绿色通道、城投建设用地等资源,形成“零资金参与”助农机制,助力滇西特色农业转型升级。随着首炉烟叶的成功烘烤,西邑乡微管网项目探索出一条“能源企业搭平台、地方政府配资源、农户零资金参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展望未来,保山中燃将持续深化“微管网+”模式,带动农村燃气推广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中燃力量”。
[ 2025 - 09 - 10 ]
探索智慧燃气新路径丨重庆中燃亮相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9月5—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现场亮点纷呈,汇聚“政、企、学”多方力量: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林耕、渝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许彬、中国联通重庆市分公司总经理周华,以及多位来自政府机关、工业企业、信息物联网领域的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活动聚焦无源技术在工业升级与城市治理场景中的深度融合路径,深入探讨技术创新应用落地的实践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交流平台。重庆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中燃”)总经理蔡文凭应重庆联通5G融合创新中心邀请出席大会,并围绕“基于5G+MDFC无源物联网技术的金港国际燃气监测方案规划”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蔡文凭立足民生安全与行业发展视角,明确指出:“城市燃气安全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城市治理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多地发生的燃气安全事故,更凸显了构建智能监测体系、强化风险前置预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他进一步梳理了燃气监测行业的技术演进脉络,将其总结为“人工巡检”“有源在线监测”“无源物联智能监测”三个关键阶段,并强调当前行业正迎来以5G无源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无人化、智能化转型新机遇,技术革新将为燃气安全管理带来革命性突破。针对具体应用场景,蔡文凭以建成近二十年的金港国际商业综合体为案例,深入剖析了老旧商业体燃气管理的现实挑战:该综合体内部环境复杂、管线布局密集,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盲区多、风险点难以及时排查等问题,安全管理压力显著。为破解这一难题,重庆中燃率先在金港国际启动无源物联监测试点项目,制定了精细化的监测方案规划:计划部署114个监测点位,全面覆盖调压站等五大类高风险场景,构建起“输—配—用”全链路的实时在线监测体系,实现安全风险的动态感知与精准管控。蔡文凭强调,该方案落地后将带来多重核心价值:一方面能大幅降低人工巡检频次,有效减少人力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可显著提升运维响应效率,通过实时数据传输与智能预警,实现安全隐患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从源头遏制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商业综合体及周边居民筑牢安全防线。后续,重庆中燃还计划将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国,推动行业迈向智能化管理新阶段。展望未来,重庆中燃将持续深化与政府、企业及技术伙伴的合作,以创新驱动探索智慧燃气新路径,构建安全高效的智慧燃气格局,用科技守护城市安全与民生稳定,助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2025 - 09 - 09 ]
转发:河北日报——《抓住夏季黄金期 打好安全保卫战——中国燃气全面推进河北燃气设施“冬病夏治”》
随着燃气使用季节性特征日益凸显,冬季供气安全成为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燃气”)紧扣安全主线,敏锐把握夏季用气低峰期与施工黄金期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河北各地政府部署,全面启动燃气安全“冬病夏治”专项行动。自2025年3月行动开展以来,中国燃气在河北各项目公司统筹谋划、周密推进,以“治未病、防风险、强基础、提服务”为重点,打出一套“排查—整改—升级—保障”组合拳,为2025—2026年采暖季安全稳定供气打下坚实基础。多维发力,织密燃气安全“防护网”中国燃气华北区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理念,聚焦第三方施工破坏、农村用气隐患、管网老化等突出风险点,构建起全链条、全周期的安全防控体系。针对涉气工程易引发管道破坏的问题,中国燃气将辖区内258个涉气第三方项目全部纳入动态监管范围,建立“项目备案—联合踏勘—过程监督—完工验收”闭环机制,并通过多种形式与市政、交通运输、住建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有效防范施工误挖风险。在衡水地区,项目公司联合主管部门开展专项巡查19次,提前规避潜在施工冲突点19处,真正实现“事前介入、事中可控、事后可溯”。围绕农村“气代煤”用户安全,中国燃气华北区域全面推行“一户一档”管理模式,组织专业安检队伍深入田间地头,逐村逐户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2025年8月,已完成342.6万余户农村用户全覆盖安检,问题整改率100%,实现“隐患清零”。同时开展设备维护,确保取暖设备高效运转,从源头上降低冬季故障率。依托智能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中国燃气广泛运用激光检漏仪、无人机巡检、SCADA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装备,构建“人防+技防”双保险机制。项目公司通过SCADA系统实时抓取压力、流量等20余项运行数据,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实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置;衡水中燃创新应用电伴热系统与智能温控装置,调压箱冻堵故障率下降98%,为极寒天气下的稳定供气提供有力支撑。对症下药,提升管网本质安全水平为提升燃气管网本质安全水平,组建专业数据分析小组,系统梳理历史遗留问题,精准锁定“管网标识缺失”和“管道锈蚀”两大顽疾,启动专项治理工程。河北各项目公司将全省重点区域划分为482个责任片区,组织232名专业技术人员与基层网格员协同作战,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在省内完成30994个限高标识加装、15975个标志桩更换、54484公里管道除锈刷漆,显...
[ 2025 - 09 - 08 ]